1、粳米 粳米是大米的一种,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,种植历史已有6900多年。粳米是相对于籼米和糯米而言的。中国的大米主要可分为粳米、籼米和糯米三类。粳米是粳稻种仁,属粳型非糯性稻米,主产于中国长江以北一带稻区。从黏性程度上分,糯米黏性强、籼米弱,粳米居中,所以喜欢吃粳米的人多。全世界有二分之一的人口以粳米作为主食。 2、籼米 籼米是中国出产多的一种稻米,以广东、湖南、四川等省为主要产区。籼米系用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称为籼米。米粒粒形呈细长或长圆形,长者长度在7毫米以上,蒸煮后出饭率高,粘性较小,米质较脆。中国南方多种植籼稻品种,在长江流域可进行稻麦轮作。 在华南地区可实行一年两熟甚至三熟。有泰国茉莉香米和增城丝苗。煮食籼米时,因为它吸水性强,膨胀程度较大,所以出饭率相对较高,比较适合做米粉、萝卜糕或炒饭。
2022-11-23
籼米系用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称为籼米。米粒粒形呈细长或长圆形,长者长度在7毫米以上,蒸煮后出饭率高,粘性较小,米质较脆,加工时易破碎,横断面呈扁圆形,颜色白色透明的较多,也有半透明和不透明的。根据稻谷收获季节,分为早籼米和晚籼米。早籼米米粒宽厚而较短,呈粉白色,腹白大,粉质多,质地脆弱易碎,粘性小于晚籼米,质量较差。晚籼米米粒细长而稍扁平,组织细密,一般是透明或半透明,腹白较小,硬质粒多,油性较大,质量较好。 在国际市场上,有按籼米米粒的长度分为长粒米和中粒米者。长粒米粒形细长,长与宽之比一般大于3,一般为蜡白色透明或半透明。性脆,油性大,煮后软韧有劲而不粘,食味细腻可口,是籼米中质量优者。中国广东省生产的齐眉、丝苗和美国的蓝冠等均属长粒米。 中粒米粒形长圆、较之长粒米稍肥厚,长宽比在2~3之间,一般为半透明,腹白多,粉质较多,煮后松散,食味较粗糙。质量不如长粒米。中国两湖、两广、江西、四川等省所产的大米多属中粒米。美国的齐奈斯也属中粒米。 泰国大米标准根据大米的长度分为特长型(7毫米以上)、长型(6.6~7毫米)、中型(6.2~6.6毫米)和短型(6.2毫米以下)4种。
2022-11-23
大米主要是指早籼米(机米)、晚籼米、早粳米、晚粳米、糯米等。 优质大米,米粒饱满,洁净,有光泽,纵沟较浅,掰开米粒其断面呈半透明白色。闻之有清新气味,蒸熟后米粒油亮,有嚼劲,气味喷香。 劣质大米,米粒不充实,瘦小,纵沟较深,无光泽,掰开米粒断面残留褐色或灰白色。发霉的米粒多呈绿色、黄色、灰褐色、赤褐色,且光泽差、组织疏松,有霉味或其它异味。吃起来口味淡,粗糙,粘度也小。这也是陈米的特征。 糯米,中籼糯米呈长椭圆形,粳糯米呈椭圆形,均呈乳白色,不透明。蒸煮时吸水率及胀性小,粘性强,富有光泽。一般向糯米中掺入其它大米的掺假糯米可用碘酒浸泡片刻,再用清水洗净米粒,糯米为紫红色,而籼米或粳米显蓝色。 小米,一般小米呈鲜艳自然黄色,光泽圆润,手轻捏时,手上不会染上黄色。若用姜黄或地板黄等色素染过的小米,在用手轻捏时会在手上染上黄色,或把少量小米放入杯中加入少量水,摇晃后静置,若水变黄即可说明该小米染过色。 (1)看硬度:大米粒硬度主要是由蛋白质的含量决定的,米的硬度越强,蛋白质含量越高。透明度也越高。一般新米比陈米硬,水份低的米比水份高的米硬,晚米比早米硬。 (2)看腹白:大米腹部常有一个不透明的白斑,白斑在大米粒中心部分被称为“心白”,在外腹被称“外白”。腹白部分米质蛋白质含量较低,含淀粉较多。—般含水份过高,收后未经后熟和不够成熟的稻谷,腹白较大
2022-11-23